第 70 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 70 章
第70章
鄉試開始之後, 整個府城似乎都安靜下來。
貢院附近更是不許人進出。
嚴密得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,聽說今年的監臨官徐大人十分嚴苛,便是監考官稍有不慎, 都會嚴加斥責。
府城大小官員緊張得要命。
只等著送走這座大佛。
別說巴結了, 只要不得罪, 他們差事辦得就算妥當。
八月六日開始考試。
一直到二十日放榜, 這些時間裏不能出一點差錯。
好像是今年鄉試時間不長,閱卷時間也較短,更需要上下官員齊心做事。
紀元跟著魏夫子,武營他們練習射箭的時候,也聽魏夫子道:“徐大人可不好惹,他在朝中的時候便直言不諱, 最討厭那些浮名虛譽,也不喜奢華,便是皇上有錯也會指出。”
所以有人說,皇上讓他出來監考, 就是不想聽他啰唆了。
這位五十三歲的臣子, 在古代已經算年紀不小的了, 讓他跑這麽遠,確實是個難事。
可見其他人對皇上的猜測並非完全作偽。
後面的話魏夫子沒有明說,但紀元自然猜出其中潛臺詞。
紀元又射一箭,竟然中了八環。
武營還道:“你年齡雖小,準頭卻不錯,要是專心練武, 說不定也可以的。”
“說這話。”魏夫子道, “武舉並不定期舉行,文舉卻是三年一次, 紀元還是小三元,他要是練武,學政都不答應。”
武營嘆氣:“這也沒錯。”
大家說著,紀元倒是好奇另一件事:“魏夫子,我還聽說,這位徐大人並不喜歡神童,奇才,這是真的嗎?”
魏夫子點頭:“沒錯。”
這還牽扯到一樁過往。
約莫是七八年前,粵地有一戶人家,那家孩童天生多智,三歲便能自己讀書,五歲看完四書五經。
十歲的時候,就參加童試,考上了秀才。
一時間被封為神童。
十歲的秀才,這名聲多響亮。
這家人還想讓他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去考鄉試。
當地官府甚至把這件事上報朝廷,說這是天降吉兆,這樣的人才出現,便是天佑天齊國,更是皇上的恩德。
皇上聽聞此事,雖未當正經事,但什麽天佑,什麽恩德,算是誇在心坎上,直接召神童去國子監讀書。
京城的國子監,網羅天下英才。
便是如今的建孟府府學,學政都可以在年末的時候推薦學生去國子監讀書。
當然,現在形同虛設,只有才氣還不夠,更需要朝中有人。
可見去國子監讀書的機會有多難得。
總之神童被召到國子監的事傳出,天下各地的t神童層出不窮。
當年徐大人還在地方做知府。
地方縣裏,竟然有為了當神童,逼著三歲幼童日日讀書,讀書不成去做法事。
那做法事的也缺德,給了什麽寫了文章的符水,讓孩子吃下。
等當地縣令趕到時候,三歲的孩童身體都涼了。
如果說這種不是個例,那買賣聰明孩童認幹親,那更是多。
買賣孩子本就是惡事,這種因功利之心買回孩子的,更是不堪,但凡孩子不像他們想象中那般,就是非打則罵,一定要“培養”出神童。
上有所好,下有所想。
皇上喜歡神童,那各地就會湧現出“神童”。
而被召到國子監的十歲神童,因為年齡特殊,跟其他生員相處不來。
不單是這樣,夫子們發現,他的一切都是強行灌輸的,沒有半點自己的想法。
大白話便是,只會背書,甚至只會背文章。
當年童試的試卷拿過來,也多少背誦家人所做文章,直接謄抄上去。
也就是背得多,瞎貓碰上死耗子,考上了童試。
要說天才嗎?
也確實有,記憶力不錯。
但要說想法,那一點也沒有,活生生的背書機器。
可他習慣已經養成,別的什麽也不會。
小孩子心志不健全,很容易被影響,也很容易被塑性。
皇上知道後雖然失望,卻也知道是他的過錯,便讓國子監一直養著,等過了年紀也不必趕出。
當然了,只此一例,再不能有下次。
“那個孩子今年十八了吧,還是只會背書。”魏夫子嘆氣,“加上又強行促成神童,逼死孩子的,徐大人等人強烈要求限制學生的年齡。”
“說是限制學生年齡,其實是限制家長們的行為。”
就連十二歲之前不能鄉試等等,也是那件事之後出來的。
畢竟有些人的下限不能講。
現代也有個經典的問題,為了提高生育率,生一個孩子獎勵五十萬,那會不會有人生?
答案是,殺死小孩的會更多,殺了再生,就是純賺錢。
正常人無法理解這些惡人的想法,那些強行促成神童家長的心裏,普通人也不能理解。
故而直接限制學生年齡,竟然成了不錯的方法。
紀元聽著,有些理解徐大人的做法。
當然了,有格外討厭神童的,就有喜歡神童的。
理由自然也很多。
畢竟有些人的天賦怎麽也藏不住,也確實很有靈氣。
想來知府,學政做了兩手打算。
若上面派來的監臨官喜歡神童,他這種人就會被帶上前迎接。
既然是徐大人,那就不通知他了,讓他好好讀書即可。
知府學政兩人看來做了很多準備。
那岳家的算盤估計要落空,還眼巴巴把孩子送過去。
也是可憐。
要說鄉試總共是十幾天,對考生們來說卻是四天三夜。
從八月初六早上進考場之後。
一直到八月初九下午出來,一共三場考試,最後一場要考一天多。
紀元初九那日就去門口接人。
只見一排排學生出來,都是在二十多到三四十左右,個個形容枯槁,眼神呆滯。
也就正榮縣的學生不同一點。
畢竟在正榮縣的學生,就算再不愛運動,也會被帶的去蹴鞠場上跑兩圈。
李錦,蔡豐嵐更不用說。
白和尚稍稍弱一點,出來之後還講,以後要跟著他們一起鍛煉。
李勳算是最沒精神的。
他本就心理壓力極大,來建孟府這幾年根本沒有鍛煉的想法,出來的時候,甚至要李錦,蔡豐嵐兩邊攙扶著走。
好在他這種狀態並非獨一份,很多學生都是如此。
兩邊的炮仗跟樂聲也讓他們沒有精力再看。
紀元也過去幫忙拿著李勳的東西,扶著大家上了租的馬車。
好在李勳李錦他們的院子離這很近,沒一會,眾人就到家了。
小廝燒了洗澡水,泡了茶,還做了熱湯飯,就等著考生們回來。
等蔡豐嵐洗好澡出來,長長舒口氣,拍著紀元道:“還好你準備得妥當,不然我真的要暈過去了。”
今年的鄉試考生人數,一共是兩千七百四十二人。
所有被關在裏面四天三夜,真是難熬。
雖然只比童試多一日,可給人的心理壓力都不同。
李錦他們出來之後也在吐槽:“沒錯,本以為只多一天,不會那麽煎熬的。”
“一個考生身邊站著一個兵士,肯定緊張。”白和尚道,“那兵士幾乎盯著我們看。”
啊?
上次童試,兩個考生間站一個兵士,都已經讓他們不自在。
現在一個人一個?
怪不得是鄉試,果然更嚴格。
紀元聽他們七嘴八舌講著,忍不住感慨考試的艱難。
“題目也更難了,有的根本看不懂。”
“是啊,肯定要往深了寫,但我就那個水平啊。”
“不用多說,我就知道我不行。”
李勳搖搖頭,臉上帶著一絲痛苦。
他雖然比李錦他們多學了兩年,好像也是不行的。
至少他沒什麽把握。
李勳嘆口氣。
他跟李錦還不一樣,李錦要是一次不中,兩次不中,都能繼續讀書備考。
他還有很多要顧慮的。
年紀漸漸上來,就不能只想著備考的事。
他今年二十六,兩年前回家時成親,妻子一直在家鄉照顧爹娘等他。
這兩年裏,他也只有過年才能回去,可以說全家的重擔,都在哥嫂妻子身上。
加上備考要錢,讀書要錢,他就算有李家主脈的接濟,過得也不算特別好。
再說,李錦一家對他幫助太多,從被推薦進府學,再到住了紀元蔡豐嵐他們都住不起的小院等等。
如果再這麽下去,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回報。
別人或許不知,但他知道,那推薦進府學的名額,說是推薦,其實是塞了銀錢。
美其名曰“買進學”,總共二百兩紋銀。
李錦也好,他爹也好,從未提過此事。
可他卻不能不知好歹,繼續占他家的便宜。
如果這次鄉試不成,他多半要再尋出路,至少不能全身心備考。
要找個營生,一邊讀書,一邊養家。
就算為了爹娘兄嫂,為了妻子,他也要再想辦法。
大家吃過飯,李勳問紀元道:“咱們正榮縣縣學,今年是不是少了些夫子,年底前是不是要招人?”
李勳這麽一說,大家楞住。
他話裏的潛臺詞,大家都明白。
李錦率先道:“堂哥?你這是說什麽?在府學讀書不好嗎?我出來的時候,我爹給了不少銀錢,足夠咱們生活很久的,鄉試結束他們還會再送銀資過來。”
要說他們縣學好嗎?
非常好。
同窗之間相處簡單,夫子對學生們也是真心愛護。
但教學相比,肯定還是府學更勝一籌。
君子六藝這種被府學稱為輔科的,他們可是一項都沒有。
再說,今日剛剛考完,他為何這般沮喪。
怎麽樣也要等到放榜之後啊。
紀元也點頭。
李勳卻直接說了:“若中了還好,不中的話,我是想回去當夫子的,不過聽說縣學當夫子也要考核,所以要提前問問。”
李勳繼續道:“伯父,也就是你爹,對我著實很好,出來讀書都是族裏出錢。若只有我,這自然沒什麽,可我爹娘年紀也大,妻子也等了兩年。”
這都是實打實的難處。
便是族裏,也不能盡數全幫。
估計是說多了,李勳感慨道:“想當年我也是縣案首,總以為自己聰穎得很,來了府學方知天外有天。”
這自然不是在說紀元,李勳只是感慨自己罷了。
“今年咱們這鄉試人數兩千七百四十二。”
“你們猜,大約會取多少人?”
“五十九。”
“連百分之三的比例都不大,我實在沒勇氣,覺得自己會是那百分之三。”
童試的比例還是一百人中選十個左右。
到了鄉試,就是一百個秀才裏面,選三個,甚至不到三個。
怪不得考完試,李勳就已經有了退的心思。
紀元把自己知道的事說了下:“縣學今年確實缺夫子,調走了七八人不說,今年招生也會更多。”
“估計縣學會招十人以上,都是到時候落地的甲等堂秀才報名,你提前寫信回去,教諭多半會答應你報名的。”
“不管過與不過,算是兩手準備。”
李勳聽聞,心情好了些。
招那麽多人,自己說不定也能去當夫子,去縣學當夫子,還是更安穩,更能照顧家裏。
紀元又道:“咱們縣學的黃夫子,他就是一邊當夫子,一邊備t考。去年他不就考中了嗎。”
此話確實激烈到萎靡不振的李勳。
是啊,黃夫子可以,他說不定也行,反正比現在灰心喪氣得強。
回縣學教書或許是個好出路。
剩下幾人同樣嘆口氣。
好像已經看到自己的以後了。
紀元看看他們,開口道:“下次考試,誰知道會是什麽情況,空想無用,不如念書。”
紀元道:“浩渺行無極,揚帆但信風。”
“先努力才知道結果,不是嗎?”
是,當然是。
眾人低落的心情又被調回來。
當然,還是可惜李勳拋棄府學的學業回去,雖然比較起來,這是最好的選擇了。
紀元,蔡豐嵐,白和尚他們回了棲巖寺。
跟著清風,三人也冷靜下來。
想來不管二十日的榜單如何,大家都能平靜面對。
而接下來的時間,還是要繼續讀書。
蔡豐嵐李錦倒是跟著紀元去了幾次跑馬場,看到紀元最近一段時間已經學會騎馬,甚至還能跑馬,簡直羨慕不已。
他們備考的時候,紀元竟然自己偷偷練習!
他怎麽偷偷摸摸地卷啊!
再看到射箭,兩人無話可說,李錦幽幽道:“終於知道,蔡兄為什麽說不想跟你當同窗了。”
“別著急,你們也能學會。”紀元笑,“這射箭確實有意思。”
說著,一個十環正中靶心。
李錦默默離開,站到蔡豐嵐這邊。
他不想跟天才站在一起!
太打擊自信心了!
考生們出來之後,府城果然又熱鬧起來,除了書生們去東市第一街“掃貨”之外,許多八卦也流傳開。
傳得最多的,自然是神童論。
八年前的事還是有很多人知道的。
岳家此時也是黑著臉。
他們並非不知道徐大人討厭培養神童,但帶著岳昌去拜見徐大人之前,根本不知道是這位啊。
每年的監臨官來之前,沒有人知道是哪個朝臣,目的是避免跟考生勾結作弊。
岳家也想到會是不喜歡神童的,但沒想到是所有朝臣中最極端不喜歡的那個。
當時想攔著岳昌拜見,誰料還是被徐大人看到,還問了幾句。
當時說什麽:“這就是神童。”
更說了句:“等你的鄉試成績。”
這話並不重,聽著甚至有鼓勵的意思。
但這是徐大人啊!
他是最痛恨這個的。
聽說他當年看見被灌符水死去的孩子屍體,氣得當場打人。
岳家當時沒說什麽,還讓大家都瞞著岳昌,至少在他考完之前,不準講徐大人的事,以免影響心態。
更告訴他,那就是監臨官的鼓勵,讓他好好考。
那幾日沒讓他接觸外人,看似是讓他專心備考,實際隔絕消息。
現在考完了,岳昌自然而然知道。
他整個人都傻了,他甚至還拿這話刺激過紀元。
原來根本不是刺激,是讓紀元看自己的笑話。
岳昌考完之後,幾乎不想看任何人。
十二歲的小孩,考試四天三夜本就辛苦,現在又受打擊,當天就病了。
紀元他們聽到後,也覺得可憐。
揠苗助長確實不太對。
他?
他也不算啊。
紀元絲毫不知道,他淡定的表情在外人看來,心裏更加確定,天才神童的一個標準,那就是心態要好!
要跟紀元一樣!
紀元還在算時間。
等八月二十放榜之後,他就要去東市第一街,書杜夫子給他的紙條還沒用。
當時杜夫子說要等到鄉試過後去求職,到時候有很多書要抄錄印刷,他的字正好派上用場。
別人是在等放榜成績,他是在幹活的機會。
只要找到活,他就可以先把身上的錢買副叆叇,讓來考試的同鄉送回去。
叆叇這種貴重的物件,還是讓認識的人送更放心。
要說眼鏡這東西,天齊國很早就有,只是價格一直不菲。
都是從西域進貢過來,近些年貿易多了,才能流通到市面上,紀元問過數科高夫子,他沒說具體價格,只講一幅好的叆叇約莫是一匹駿馬價格。
就算這樣,也比之前便宜很多了。
而當今市面上好馬價格,大概在四十兩左右。
紀元身上現銀子如今有二十五兩,還有張壓箱底的銀票,可銀票卻是羅博士給的,他不能借花獻佛。
單說給蒙師買叆叇,羅博士還會誇他。
若說用羅博士給的銀錢買,只怕會有誤會。
紀元說什麽都不會做這種事,故而還是先找活為好。
現在鄉試學生們已經出來,想來大小書坊都在準備印書,自己不如現在去看看?
至少留個名字,印書的時候好找他。
於是紀元便去了東市第一街,但並未去前面的店鋪,直接去了店鋪後面的作坊。
蔡豐嵐,白和尚聽聞後,本來也打算出來看看。
他們的字不如紀元,卻也能做些普通抄錄的活,看看能不能找到。
聽說不少沒錢的讀書人,都是這麽做的,李勳就做過抄書的活,就是最近備考加上活太少,才沒過去。
但李勳也道:“如今有十三四家書坊,大的就有四家,分別是周岳林王四家,剩下的十家雖小但是抱團生存,所以競爭非常激烈。”
“印書的多,抄書的活自然越來越少,現在抄書的價格都比印書的貴了十倍,自然沒人去買抄錄的書籍。”
自從前任皇帝免了書稅之後,各大書坊如雨後春筍般飛速長起來。
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,印書在天齊國已經是很成熟的行業。
既然印書成熟,價格又便宜,可不就不要人工抄書了。
這竟然有點,珍妮紡織機代替人工紡織的感覺。
對抄書的書生來說,沒什麽活了,但買書便宜了。
好壞也說不出來。
李勳的話,自然是勸退了蔡豐嵐他們。
也幸好有李勳,否則大家要白忙一場。
紀元跟他們不同,他的字極好,被杜夫子都認證過。
他要做的活計自然不是單純的抄書。
而是根據他的字來做雕版印刷的板子。
這份活沒那麽累,而且只要字好,幾乎被各大書坊搶著要。
此處說的抄書,按照杜夫子的話來說,其實應該叫潤筆。
潤筆,就是稿酬的雅稱。
但以書法技藝寫文章,同樣也能叫“潤筆”。
也算是對書法技藝讀書人的尊重,這樣的人也被稱為潤筆先生。
這裏便要簡單說一下印書的流程。
除了先賢典籍之外,其他的時文程文,或者新上的話本小說,以及童試錄,鄉試錄等書籍,都需要有書法好的潤筆。
筆者的內容或許好,但書法不一定精妙。
各大書坊先得來文章,再找到書法好書生潤筆,完整抄寫一本。
這本的字跡不僅需要大小統一,更要字跡清晰,毫無墨點。
接著,再讓印書的工匠,按照這樣的好字雕刻印刷板子,或者印刷磨具。
由此印出來的書就是潤筆之人的字跡。
所以潤筆人的字必然好漂亮端莊。
市面上有許多版本的書籍,字跡如何,也是購書人選購的標準之一。
所以書法好的人,十分搶手。
紀元去找事情做,基本十拿九穩,就看工錢如何。
紀元拿著紙條去印書作坊的時候,後街的場景跟前街完全不同。
前街紀元去過好幾次,全都是買書籍買文具的書生們。
後街則是工作人員,搬運原料的,搬運貨物的,比比皆是。
他走在這街上,顯得格外突兀。
少數同樣的書生碰到他,開口道:“你也是來找抄書的活?別去了,現在都不要抄書的了,全都是印刷代替。”
看來蔡豐嵐他們沒來也是對的。
紀元笑著道謝:“謝謝了,我去看看。”
那書生看他不死心,也就沒說什麽。
紀元先去了看到的第一家印書作坊,這家人下意識道:“不要抄書的,只要字好能印刷的。”
紀元拱手:“我便是來應這個。”
那人見紀元年紀小,再道:“印書的字需是館閣體,卻又不能太死板,你行嗎?”
並非他看人低,而是眼前的書生年紀太小。
紀元點頭:“可以的。”
說著,取了紙筆當場寫字。
杜夫子都認證過的字,那怎麽會有錯。
“這字,絕佳啊!”書坊的人立刻道,“敢問書生姓名,可願來我家書坊潤筆?”
原來這人是書坊老板的兒子,小書坊裏的人都是親戚,他直接能做主。
紀元並未著急就職,仔細詢問了價格後,準備去其他地方再看看。
那t老板兒子連忙道:“別啊,價格都好商量,你抄一本書,給你五兩,如何?”
多少?
五兩?
“當然是有要求的,不僅字要端正,大小還有一樣,否則我們不收。”老板兒子又吩咐道,“字要是不好,我們書也賣得差,你明白的。”
“放心,抄書的紙張,筆墨我們都提供。”
說著,就要把紀元往作坊裏面拉,還要給他簽訂契約。
“五兩不夠的話,七兩也行。”
紀元見此哪能應允,找了理由趕緊脫身。
還好他跑得快,否則對方肯定要繼續誆騙。
這東市第一街的後街,也就簡稱東後街一共十四家印書作坊,他肯定會問個遍的。
不問個市場價,紀元也不會輕易簽契約。
還好這些作坊距離並不算遠,很快走了大半,紀元大概知道價格。
抄書也要看抄的是什麽書。
如果是一時流行的話本,價格就會便宜些,同樣的質量要求也不會太高,但這種量大管飽。
抄的經典著作,價格能到幾十兩,甚至上百兩,但要求極為嚴苛。
字的大小規整,全部都有要求,一筆一畫都要準確無誤,紀元都很難達到要求,同樣這樣的活也少,一般不會找新人。
最中間的,便是最常出現的時文了,童試錄這種也算時文的一種。
就是最近一段時間裏,書生們做得比較好的文章,又或者某某大家寫了什麽詩詞教程,文章教程。
這些書的印刷量不小,流行的時間也適中。
價格都在五到十五兩,具體也看書的長短跟字數。
看來第一家的五兩,七兩,也有蒙騙的成分,但不算多。
了解到最後,只剩下最後五六家,其中四大書坊也在其中。
他們不僅印書的量最大,承接不少官方的任務,算是吃了口官家的飯。
估計他們的價格會高一些?
紀元這次進門,就用上杜夫子給的紙條了。
原本聽說他要來賺潤筆錢,四家只讓他等消息,當場寫字也不肯的。
拿出杜夫子給的紙張之後,個個換了面容。
府學書科杜夫子,出了名的字好,各家求都求不來。
他推薦的學生,肯定沒錯。
果然,紀元寫了之後,各家都給了價碼。
比小作坊多了三兩左右的銀子,同樣抄經典書籍的機會也多了些。
但有一條,抄了某家書坊的書之後,不許再給其他書坊做事,同樣的,書坊會提前給一筆競業費,作為補償。
第一家那麽著急拉他簽契約,原來是這麽回事。
至於杜夫子?
杜夫子書法好,名氣大,又是舉人,自然不在限制範圍內。
所以紀元要挑一家定下。
紀元心裏有數,從岳家書坊離開時候,心裏想著事,沒看到隨同父親一起過來的岳昌。
等紀元離開,岳昌立刻問了怎麽回事。
書坊做事的人道:“是府學的一個小書生,杜夫子推薦他來做潤筆先生。”
“東家您看,這小書生的字可真好。”
最後這句話自然對岳昌的父親道。
不過他卻並未喊岳昌少東家,自然因為岳昌上面還有已經成年的大哥。
岳老爺看了看紀元的字,明顯被驚艷道:“不愧是杜夫子推薦的人,契約簽了嗎。”
聽到說沒有,岳老爺道:“盡快簽了,如此好的字,不能落到其他書坊手中。”
都說周岳林王,但大家都是競爭關系,他也算排名第二,再努努力說不定就第一了。
岳昌臉色難看,開口道:“他就是紀元。”
紀元?
岳老爺知道是誰。
小三元紀元,十一歲的小三元,他怎麽會知道。
私下裏他還說過,這紀元要是他兒子就好了,認個幹親也行啊。
當然了,最近不能認,岳昌就夠惹眼了。
再認一個十一歲的神童幹親,徐大人肯定不高興。
看著父親的臉色,岳昌更是嫉妒。
連他爹都更喜歡紀元,紀元像是生來就為了擋他的路。
這算個小插曲,誰也沒在意。
紀元此刻正去了最後一家小書坊。
這家小書坊更是熱情,還拉著他道:“我們書坊價格給到十五,你一定要來。”
十五?
這也太高了。
太低有問題,太高也會有問題。
見紀元不被打動,對方還道:“真的不騙你,白紙黑字寫契約,不會有問題的。”
紀元卻道:“我看這潤筆的價格,跟印出來的本數也有關,印得越多,價格越高,你們為什麽覺得這書一定能大賣?”
潤筆價格高,就要平攤到印書的成本裏面去。
印得越多,每本書的成本就越低,賺的也越多,這是很簡單的算術題。
而每本書印出來之前,大家都會有個評估。
那這家小作坊,為何會覺得這書一定會大賣?
紀元見對方不答,便要離開,對方看看紀元的字,又想到那本書,咬牙低聲道:“因為我們的書好啊。”
好?
何種好?
“我們印的那本書,收錄了今年童試極好的文章,上面還有小三元的文章呢,賣的能不好嗎?”
“不僅本地售賣,還會運到外面,這種書是科舉必看書,銷量極大,所以給潤筆先生的費用也好。”
這家書坊也是著急,好不容易得了好文章,但想要好字卻是很難。
平日合作的潤筆先生,那字有些不夠格,眼前小書生這手漂亮的館閣體,卻是極好的。
紀元聽到小三元的名字,面色驚愕,開口道:“你們接了府學的印書單子?竟然要印童試錄。”
這小書坊抹抹臉:“自然不是,給官府印書,都是四大書坊的活,我們哪能拿到手。”
“你們怎麽印的?文章怎麽得的?”紀元又道,“就算你們得了全部文章,那童試錄登了文章,你們再登,豈不是重覆了,人家也不會買你的啊。”
同樣的內容,基本都會買大作坊的,一般來說價格差不多,質量卻更好些。
就拿合作的潤筆先生,大書坊的書法都要好些。
這小書房沒想到眼前書生這般了解,只得說了些實話:“我們收錄的,自然是童試錄上沒有的文章,反正你放心吧,這書絕對好賣。”
紀元思索片刻,終於明白過來。
好啊。
他碰到非法書商了!
情況是這樣的。
首先,童試的所有文章,都在府學手中。
府學會在童試結束後,挑選學生們的好文章收錄其中。
也就是之前說的,府學先收錄。
府學沒收錄進去的文章,各大書坊會來求取,同時給夠稿費。
比如說,他童試一共做了二十篇文章,收錄到《童試錄》裏三到八篇。
剩下的文章便旁落。
書坊可以找到他獲得請求,給到稿費,隨後出版印刷。
但眼前的小作坊,並未征得童試裏任何人的同意,就選了旁落的文章印出。
看他說得信誓旦旦,他們印出的書,絕對不會跟《童試錄》重覆。
這怎麽可能?
那麽多篇,怎麽精準避開《童試錄》裏選的文章?
除非有人私下串通了。
而串通此事的,極有可能是獲得《童試錄》編纂機會的書坊。
紀元也直接問了:“消息竟然這樣靈通,就是不知《童試錄》是哪家的手筆,難道已經做出來了?”
“今年府學給了岳家,五六月就做出了樣本,最近就要賣出呢!趁著各地來的學子多,都能帶回去!”
“所以我們這本《童試錄補遺》也著急啊。”
《童試錄補遺》,這倒真是補遺了。
這岳家得了《童試錄》的印刷權,自然知道哪些文章沒有收錄進去。
私下賣消息給小作坊,直接印刷,又能大賺一筆。
紀元深吸口氣,又道:“那這補遺的文章,可經過考生們的同意?”
小作坊的人已經有些不耐煩了。
怎麽這麽多問題。
要不是看他字好,早就把他趕走,這人耐性子道:“當然同意了,潤筆費都給了不少呢!”
“小三元的也給了?”
“自然給了!”
紀元冷笑:“我怎麽不知?”
你不知?
你不知道什麽?
紀元這才拿出杜夫子給的紙條。
只有大作坊需要舉薦,小作坊不太會問,故而方才一直沒取出來。
這紙條上寫的便是:“本夫子學生紀元,書法一流,好字行雲流水,特此薦於書坊,可做潤筆先生。”
落款是府學書科杜樂天。
杜夫子t!
紀元?!
小三元紀元。
這名字,東市第一街誰不知道?
小作坊宋家人腿一軟。
他,他剛才都說了什麽?!
還說經過小三元的同意,可以印出他的文章?
紀元也不多說,直言道:“但凡市面上有流通我的文章,除了府學印出之外,我都會追究。”
“你猜,官府會護著小三元,還是護著你們?”
這還用說。
若他們周岳林王四家,那官府還會網開一面。
但只是個小作坊而已,自然會維護讀書人的體面,狠狠罰他們一筆。
畢竟竊取文章這種事,書生們都不願意,府衙的人也都是讀書人考上來,肯定向著紀元。
等紀元離開,這書坊的人癱軟在地,想到給岳家送的千兩銀子,這下算打水漂了。
岳家還說,本地少買一些,全都賣到外地,那建孟府的人也不知道。
等真正知道了,書也就完了,更不知道更加印的,不會有絲毫風險。
事情一般也確實如此。
可這還沒辦呢,就被正主發現。
肯定完全沒了機會。
只要市面上有一本,紀元就能告到官府去。
“完了,全完了。”
“讓人別印了,否則肯定吃官司。”
紀元走出小書坊,看了看方才進過的岳家書坊,深吸口氣。
本就因為岳昌的緣故,他並不想去這家,看著姓氏就知道其中肯定有關系。
現在更加不喜了。
想來那本所謂的《童試錄補遺》,所有文章都沒經過允許。
自己的,第二名白和尚,第三名蔡豐嵐,等等都沒同意過此事。
等到《童試錄》賣出之後,肯定會有正規的書商求取文章,老老實實按照流程給稿費,再賣出。
但到那會,所謂的《童試錄補遺》肯定早就上市了。
到時候,老實印書的書商倒黴,收到稿費的書生說不定也會被牽連。
總之是個多輸的局面。
也有贏家。
岳家。
紀元從這家路過,直接把他們劃進黑名單。
絲毫不理會他們家管事再三請求。
剩下的書房,那就是周家,林家,王家了。
具體還要再看看情況。
從後街出來,紀元又去前街逛了一圈。
果然,岳家書坊已經擺出,《化遠三十四年建孟府童試錄》即將到貨的牌子。
獨此一家,其他家都沒有。
紀元看得討厭,直接離開。
他要去的是賣叆叇的幾家店鋪,多番比較後,算好叆叇的價格。
差不多三十兩,能買一副合適的眼鏡。
他身上二十五兩,還是不夠的。
但若能簽一家書坊,先得了潤筆先生的競業費,那就能湊夠銀錢,趕在同鄉回去之前帶到正榮縣。
等他稍微打聽一下各家的情況後,就趕緊簽契約吧。
一下午的時候,紀元摸清這裏的情況,趕著回了棲巖寺。
第二日再跟李勳商量過後,選定了周家簽契約,做這家的潤筆先生。
周家給的價格合適,又是各大書坊裏排名第一的。
他家管事寬厚,很是不錯。
說起來,當初各家書房送紙,也是他家夥計送給他的最多。
沒想到兜兜轉轉,自己在這書坊做事了。
等契約瑣事都做完,已經是八月十四,距離放榜只剩六日時間。
紀元拿到八兩的競業費後,又千挑萬選,買了合適的叆叇。
到時候趙夫子看書就不那麽費眼睛了。
紀元還同相熟的秀才張洵說了此事,張洵驚愕道:“叆叇?這東西極貴,你真的買給蒙師了?”
如今學生看書多,近視的也多,若有人送個叆叇給他們,那跟救命恩人又有什麽區別。
紀元道:“當年我沒錢讀書,沒錢做衣裳,都是蒙師照顧的,如今既有餘力,定然要做些事的。”
張洵聽得感動,答應道:“好,等我回程的時候幫你帶上。”
“最近還是放你那吧,棲巖寺清靜,我那人多手雜的,不太安全。”
東西太貴重,能答應送回,也是張洵多擔了風險,紀元萬分感激。
張洵開玩笑道:“我還能不信你,蒙師對你好,你便能送如此貴重的禮物,回頭我若有事,你肯定會幫的。”
“只要不違背公秩良俗,不違背天齊律,我肯定幫。”紀元直接笑道。
張洵搖頭:“好啊,咱們就來個君子之約。”
口中說著君子之約的張洵,在八月二十放榜當天,表情驚愕的一點也不像個君子。
“第三十六名。”
“我考上了。”
“我是今年建孟府鄉試第三十六名!”
張洵臉上似哭似笑。
他真的考上舉人了!
他是今年五十九名舉人之一!
二千七百多秀才啊。
他真的考上了。
眾人的祝賀聲不絕於耳。
同鄉裏還有一位正榮縣縣學夫子也考上了。
正榮縣,出了兩個舉人!
如此的成績,真是讓人不敢相信。
連帶著,但凡正榮縣籍貫的學子,都被人艷羨不已。
李勳看著榜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,表情說不上的難過。
雖然早就有預感,但沒看到名字,依舊讓人想哭。
李勳安慰著自己:“沒事,沒事的,我還有出路,教諭說讓我回去考夫子的。”
說著,李勳痛哭出聲,堂弟李錦一旁安慰,自己也忍不住哭了。
紀元嘆口氣。
這大概就是鄉試吧。
很殘酷,很現實。
正想著,府學有人跑過來,看了看紀元,開口道:“紀元,今年的鄉試宴,你也要參加。”
“徐大人親自點名,不要遲到。”
什麽?
鄉試宴?
他參加?
他甚至都沒參加鄉試啊。
還是一向厭惡神童的徐大人親自讓他去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第70章
鄉試開始之後, 整個府城似乎都安靜下來。
貢院附近更是不許人進出。
嚴密得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,聽說今年的監臨官徐大人十分嚴苛,便是監考官稍有不慎, 都會嚴加斥責。
府城大小官員緊張得要命。
只等著送走這座大佛。
別說巴結了, 只要不得罪, 他們差事辦得就算妥當。
八月六日開始考試。
一直到二十日放榜, 這些時間裏不能出一點差錯。
好像是今年鄉試時間不長,閱卷時間也較短,更需要上下官員齊心做事。
紀元跟著魏夫子,武營他們練習射箭的時候,也聽魏夫子道:“徐大人可不好惹,他在朝中的時候便直言不諱, 最討厭那些浮名虛譽,也不喜奢華,便是皇上有錯也會指出。”
所以有人說,皇上讓他出來監考, 就是不想聽他啰唆了。
這位五十三歲的臣子, 在古代已經算年紀不小的了, 讓他跑這麽遠,確實是個難事。
可見其他人對皇上的猜測並非完全作偽。
後面的話魏夫子沒有明說,但紀元自然猜出其中潛臺詞。
紀元又射一箭,竟然中了八環。
武營還道:“你年齡雖小,準頭卻不錯,要是專心練武, 說不定也可以的。”
“說這話。”魏夫子道, “武舉並不定期舉行,文舉卻是三年一次, 紀元還是小三元,他要是練武,學政都不答應。”
武營嘆氣:“這也沒錯。”
大家說著,紀元倒是好奇另一件事:“魏夫子,我還聽說,這位徐大人並不喜歡神童,奇才,這是真的嗎?”
魏夫子點頭:“沒錯。”
這還牽扯到一樁過往。
約莫是七八年前,粵地有一戶人家,那家孩童天生多智,三歲便能自己讀書,五歲看完四書五經。
十歲的時候,就參加童試,考上了秀才。
一時間被封為神童。
十歲的秀才,這名聲多響亮。
這家人還想讓他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去考鄉試。
當地官府甚至把這件事上報朝廷,說這是天降吉兆,這樣的人才出現,便是天佑天齊國,更是皇上的恩德。
皇上聽聞此事,雖未當正經事,但什麽天佑,什麽恩德,算是誇在心坎上,直接召神童去國子監讀書。
京城的國子監,網羅天下英才。
便是如今的建孟府府學,學政都可以在年末的時候推薦學生去國子監讀書。
當然,現在形同虛設,只有才氣還不夠,更需要朝中有人。
可見去國子監讀書的機會有多難得。
總之神童被召到國子監的事傳出,天下各地的t神童層出不窮。
當年徐大人還在地方做知府。
地方縣裏,竟然有為了當神童,逼著三歲幼童日日讀書,讀書不成去做法事。
那做法事的也缺德,給了什麽寫了文章的符水,讓孩子吃下。
等當地縣令趕到時候,三歲的孩童身體都涼了。
如果說這種不是個例,那買賣聰明孩童認幹親,那更是多。
買賣孩子本就是惡事,這種因功利之心買回孩子的,更是不堪,但凡孩子不像他們想象中那般,就是非打則罵,一定要“培養”出神童。
上有所好,下有所想。
皇上喜歡神童,那各地就會湧現出“神童”。
而被召到國子監的十歲神童,因為年齡特殊,跟其他生員相處不來。
不單是這樣,夫子們發現,他的一切都是強行灌輸的,沒有半點自己的想法。
大白話便是,只會背書,甚至只會背文章。
當年童試的試卷拿過來,也多少背誦家人所做文章,直接謄抄上去。
也就是背得多,瞎貓碰上死耗子,考上了童試。
要說天才嗎?
也確實有,記憶力不錯。
但要說想法,那一點也沒有,活生生的背書機器。
可他習慣已經養成,別的什麽也不會。
小孩子心志不健全,很容易被影響,也很容易被塑性。
皇上知道後雖然失望,卻也知道是他的過錯,便讓國子監一直養著,等過了年紀也不必趕出。
當然了,只此一例,再不能有下次。
“那個孩子今年十八了吧,還是只會背書。”魏夫子嘆氣,“加上又強行促成神童,逼死孩子的,徐大人等人強烈要求限制學生的年齡。”
“說是限制學生年齡,其實是限制家長們的行為。”
就連十二歲之前不能鄉試等等,也是那件事之後出來的。
畢竟有些人的下限不能講。
現代也有個經典的問題,為了提高生育率,生一個孩子獎勵五十萬,那會不會有人生?
答案是,殺死小孩的會更多,殺了再生,就是純賺錢。
正常人無法理解這些惡人的想法,那些強行促成神童家長的心裏,普通人也不能理解。
故而直接限制學生年齡,竟然成了不錯的方法。
紀元聽著,有些理解徐大人的做法。
當然了,有格外討厭神童的,就有喜歡神童的。
理由自然也很多。
畢竟有些人的天賦怎麽也藏不住,也確實很有靈氣。
想來知府,學政做了兩手打算。
若上面派來的監臨官喜歡神童,他這種人就會被帶上前迎接。
既然是徐大人,那就不通知他了,讓他好好讀書即可。
知府學政兩人看來做了很多準備。
那岳家的算盤估計要落空,還眼巴巴把孩子送過去。
也是可憐。
要說鄉試總共是十幾天,對考生們來說卻是四天三夜。
從八月初六早上進考場之後。
一直到八月初九下午出來,一共三場考試,最後一場要考一天多。
紀元初九那日就去門口接人。
只見一排排學生出來,都是在二十多到三四十左右,個個形容枯槁,眼神呆滯。
也就正榮縣的學生不同一點。
畢竟在正榮縣的學生,就算再不愛運動,也會被帶的去蹴鞠場上跑兩圈。
李錦,蔡豐嵐更不用說。
白和尚稍稍弱一點,出來之後還講,以後要跟著他們一起鍛煉。
李勳算是最沒精神的。
他本就心理壓力極大,來建孟府這幾年根本沒有鍛煉的想法,出來的時候,甚至要李錦,蔡豐嵐兩邊攙扶著走。
好在他這種狀態並非獨一份,很多學生都是如此。
兩邊的炮仗跟樂聲也讓他們沒有精力再看。
紀元也過去幫忙拿著李勳的東西,扶著大家上了租的馬車。
好在李勳李錦他們的院子離這很近,沒一會,眾人就到家了。
小廝燒了洗澡水,泡了茶,還做了熱湯飯,就等著考生們回來。
等蔡豐嵐洗好澡出來,長長舒口氣,拍著紀元道:“還好你準備得妥當,不然我真的要暈過去了。”
今年的鄉試考生人數,一共是兩千七百四十二人。
所有被關在裏面四天三夜,真是難熬。
雖然只比童試多一日,可給人的心理壓力都不同。
李錦他們出來之後也在吐槽:“沒錯,本以為只多一天,不會那麽煎熬的。”
“一個考生身邊站著一個兵士,肯定緊張。”白和尚道,“那兵士幾乎盯著我們看。”
啊?
上次童試,兩個考生間站一個兵士,都已經讓他們不自在。
現在一個人一個?
怪不得是鄉試,果然更嚴格。
紀元聽他們七嘴八舌講著,忍不住感慨考試的艱難。
“題目也更難了,有的根本看不懂。”
“是啊,肯定要往深了寫,但我就那個水平啊。”
“不用多說,我就知道我不行。”
李勳搖搖頭,臉上帶著一絲痛苦。
他雖然比李錦他們多學了兩年,好像也是不行的。
至少他沒什麽把握。
李勳嘆口氣。
他跟李錦還不一樣,李錦要是一次不中,兩次不中,都能繼續讀書備考。
他還有很多要顧慮的。
年紀漸漸上來,就不能只想著備考的事。
他今年二十六,兩年前回家時成親,妻子一直在家鄉照顧爹娘等他。
這兩年裏,他也只有過年才能回去,可以說全家的重擔,都在哥嫂妻子身上。
加上備考要錢,讀書要錢,他就算有李家主脈的接濟,過得也不算特別好。
再說,李錦一家對他幫助太多,從被推薦進府學,再到住了紀元蔡豐嵐他們都住不起的小院等等。
如果再這麽下去,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回報。
別人或許不知,但他知道,那推薦進府學的名額,說是推薦,其實是塞了銀錢。
美其名曰“買進學”,總共二百兩紋銀。
李錦也好,他爹也好,從未提過此事。
可他卻不能不知好歹,繼續占他家的便宜。
如果這次鄉試不成,他多半要再尋出路,至少不能全身心備考。
要找個營生,一邊讀書,一邊養家。
就算為了爹娘兄嫂,為了妻子,他也要再想辦法。
大家吃過飯,李勳問紀元道:“咱們正榮縣縣學,今年是不是少了些夫子,年底前是不是要招人?”
李勳這麽一說,大家楞住。
他話裏的潛臺詞,大家都明白。
李錦率先道:“堂哥?你這是說什麽?在府學讀書不好嗎?我出來的時候,我爹給了不少銀錢,足夠咱們生活很久的,鄉試結束他們還會再送銀資過來。”
要說他們縣學好嗎?
非常好。
同窗之間相處簡單,夫子對學生們也是真心愛護。
但教學相比,肯定還是府學更勝一籌。
君子六藝這種被府學稱為輔科的,他們可是一項都沒有。
再說,今日剛剛考完,他為何這般沮喪。
怎麽樣也要等到放榜之後啊。
紀元也點頭。
李勳卻直接說了:“若中了還好,不中的話,我是想回去當夫子的,不過聽說縣學當夫子也要考核,所以要提前問問。”
李勳繼續道:“伯父,也就是你爹,對我著實很好,出來讀書都是族裏出錢。若只有我,這自然沒什麽,可我爹娘年紀也大,妻子也等了兩年。”
這都是實打實的難處。
便是族裏,也不能盡數全幫。
估計是說多了,李勳感慨道:“想當年我也是縣案首,總以為自己聰穎得很,來了府學方知天外有天。”
這自然不是在說紀元,李勳只是感慨自己罷了。
“今年咱們這鄉試人數兩千七百四十二。”
“你們猜,大約會取多少人?”
“五十九。”
“連百分之三的比例都不大,我實在沒勇氣,覺得自己會是那百分之三。”
童試的比例還是一百人中選十個左右。
到了鄉試,就是一百個秀才裏面,選三個,甚至不到三個。
怪不得考完試,李勳就已經有了退的心思。
紀元把自己知道的事說了下:“縣學今年確實缺夫子,調走了七八人不說,今年招生也會更多。”
“估計縣學會招十人以上,都是到時候落地的甲等堂秀才報名,你提前寫信回去,教諭多半會答應你報名的。”
“不管過與不過,算是兩手準備。”
李勳聽聞,心情好了些。
招那麽多人,自己說不定也能去當夫子,去縣學當夫子,還是更安穩,更能照顧家裏。
紀元又道:“咱們縣學的黃夫子,他就是一邊當夫子,一邊備t考。去年他不就考中了嗎。”
此話確實激烈到萎靡不振的李勳。
是啊,黃夫子可以,他說不定也行,反正比現在灰心喪氣得強。
回縣學教書或許是個好出路。
剩下幾人同樣嘆口氣。
好像已經看到自己的以後了。
紀元看看他們,開口道:“下次考試,誰知道會是什麽情況,空想無用,不如念書。”
紀元道:“浩渺行無極,揚帆但信風。”
“先努力才知道結果,不是嗎?”
是,當然是。
眾人低落的心情又被調回來。
當然,還是可惜李勳拋棄府學的學業回去,雖然比較起來,這是最好的選擇了。
紀元,蔡豐嵐,白和尚他們回了棲巖寺。
跟著清風,三人也冷靜下來。
想來不管二十日的榜單如何,大家都能平靜面對。
而接下來的時間,還是要繼續讀書。
蔡豐嵐李錦倒是跟著紀元去了幾次跑馬場,看到紀元最近一段時間已經學會騎馬,甚至還能跑馬,簡直羨慕不已。
他們備考的時候,紀元竟然自己偷偷練習!
他怎麽偷偷摸摸地卷啊!
再看到射箭,兩人無話可說,李錦幽幽道:“終於知道,蔡兄為什麽說不想跟你當同窗了。”
“別著急,你們也能學會。”紀元笑,“這射箭確實有意思。”
說著,一個十環正中靶心。
李錦默默離開,站到蔡豐嵐這邊。
他不想跟天才站在一起!
太打擊自信心了!
考生們出來之後,府城果然又熱鬧起來,除了書生們去東市第一街“掃貨”之外,許多八卦也流傳開。
傳得最多的,自然是神童論。
八年前的事還是有很多人知道的。
岳家此時也是黑著臉。
他們並非不知道徐大人討厭培養神童,但帶著岳昌去拜見徐大人之前,根本不知道是這位啊。
每年的監臨官來之前,沒有人知道是哪個朝臣,目的是避免跟考生勾結作弊。
岳家也想到會是不喜歡神童的,但沒想到是所有朝臣中最極端不喜歡的那個。
當時想攔著岳昌拜見,誰料還是被徐大人看到,還問了幾句。
當時說什麽:“這就是神童。”
更說了句:“等你的鄉試成績。”
這話並不重,聽著甚至有鼓勵的意思。
但這是徐大人啊!
他是最痛恨這個的。
聽說他當年看見被灌符水死去的孩子屍體,氣得當場打人。
岳家當時沒說什麽,還讓大家都瞞著岳昌,至少在他考完之前,不準講徐大人的事,以免影響心態。
更告訴他,那就是監臨官的鼓勵,讓他好好考。
那幾日沒讓他接觸外人,看似是讓他專心備考,實際隔絕消息。
現在考完了,岳昌自然而然知道。
他整個人都傻了,他甚至還拿這話刺激過紀元。
原來根本不是刺激,是讓紀元看自己的笑話。
岳昌考完之後,幾乎不想看任何人。
十二歲的小孩,考試四天三夜本就辛苦,現在又受打擊,當天就病了。
紀元他們聽到後,也覺得可憐。
揠苗助長確實不太對。
他?
他也不算啊。
紀元絲毫不知道,他淡定的表情在外人看來,心裏更加確定,天才神童的一個標準,那就是心態要好!
要跟紀元一樣!
紀元還在算時間。
等八月二十放榜之後,他就要去東市第一街,書杜夫子給他的紙條還沒用。
當時杜夫子說要等到鄉試過後去求職,到時候有很多書要抄錄印刷,他的字正好派上用場。
別人是在等放榜成績,他是在幹活的機會。
只要找到活,他就可以先把身上的錢買副叆叇,讓來考試的同鄉送回去。
叆叇這種貴重的物件,還是讓認識的人送更放心。
要說眼鏡這東西,天齊國很早就有,只是價格一直不菲。
都是從西域進貢過來,近些年貿易多了,才能流通到市面上,紀元問過數科高夫子,他沒說具體價格,只講一幅好的叆叇約莫是一匹駿馬價格。
就算這樣,也比之前便宜很多了。
而當今市面上好馬價格,大概在四十兩左右。
紀元身上現銀子如今有二十五兩,還有張壓箱底的銀票,可銀票卻是羅博士給的,他不能借花獻佛。
單說給蒙師買叆叇,羅博士還會誇他。
若說用羅博士給的銀錢買,只怕會有誤會。
紀元說什麽都不會做這種事,故而還是先找活為好。
現在鄉試學生們已經出來,想來大小書坊都在準備印書,自己不如現在去看看?
至少留個名字,印書的時候好找他。
於是紀元便去了東市第一街,但並未去前面的店鋪,直接去了店鋪後面的作坊。
蔡豐嵐,白和尚聽聞後,本來也打算出來看看。
他們的字不如紀元,卻也能做些普通抄錄的活,看看能不能找到。
聽說不少沒錢的讀書人,都是這麽做的,李勳就做過抄書的活,就是最近備考加上活太少,才沒過去。
但李勳也道:“如今有十三四家書坊,大的就有四家,分別是周岳林王四家,剩下的十家雖小但是抱團生存,所以競爭非常激烈。”
“印書的多,抄書的活自然越來越少,現在抄書的價格都比印書的貴了十倍,自然沒人去買抄錄的書籍。”
自從前任皇帝免了書稅之後,各大書坊如雨後春筍般飛速長起來。
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,印書在天齊國已經是很成熟的行業。
既然印書成熟,價格又便宜,可不就不要人工抄書了。
這竟然有點,珍妮紡織機代替人工紡織的感覺。
對抄書的書生來說,沒什麽活了,但買書便宜了。
好壞也說不出來。
李勳的話,自然是勸退了蔡豐嵐他們。
也幸好有李勳,否則大家要白忙一場。
紀元跟他們不同,他的字極好,被杜夫子都認證過。
他要做的活計自然不是單純的抄書。
而是根據他的字來做雕版印刷的板子。
這份活沒那麽累,而且只要字好,幾乎被各大書坊搶著要。
此處說的抄書,按照杜夫子的話來說,其實應該叫潤筆。
潤筆,就是稿酬的雅稱。
但以書法技藝寫文章,同樣也能叫“潤筆”。
也算是對書法技藝讀書人的尊重,這樣的人也被稱為潤筆先生。
這裏便要簡單說一下印書的流程。
除了先賢典籍之外,其他的時文程文,或者新上的話本小說,以及童試錄,鄉試錄等書籍,都需要有書法好的潤筆。
筆者的內容或許好,但書法不一定精妙。
各大書坊先得來文章,再找到書法好書生潤筆,完整抄寫一本。
這本的字跡不僅需要大小統一,更要字跡清晰,毫無墨點。
接著,再讓印書的工匠,按照這樣的好字雕刻印刷板子,或者印刷磨具。
由此印出來的書就是潤筆之人的字跡。
所以潤筆人的字必然好漂亮端莊。
市面上有許多版本的書籍,字跡如何,也是購書人選購的標準之一。
所以書法好的人,十分搶手。
紀元去找事情做,基本十拿九穩,就看工錢如何。
紀元拿著紙條去印書作坊的時候,後街的場景跟前街完全不同。
前街紀元去過好幾次,全都是買書籍買文具的書生們。
後街則是工作人員,搬運原料的,搬運貨物的,比比皆是。
他走在這街上,顯得格外突兀。
少數同樣的書生碰到他,開口道:“你也是來找抄書的活?別去了,現在都不要抄書的了,全都是印刷代替。”
看來蔡豐嵐他們沒來也是對的。
紀元笑著道謝:“謝謝了,我去看看。”
那書生看他不死心,也就沒說什麽。
紀元先去了看到的第一家印書作坊,這家人下意識道:“不要抄書的,只要字好能印刷的。”
紀元拱手:“我便是來應這個。”
那人見紀元年紀小,再道:“印書的字需是館閣體,卻又不能太死板,你行嗎?”
並非他看人低,而是眼前的書生年紀太小。
紀元點頭:“可以的。”
說著,取了紙筆當場寫字。
杜夫子都認證過的字,那怎麽會有錯。
“這字,絕佳啊!”書坊的人立刻道,“敢問書生姓名,可願來我家書坊潤筆?”
原來這人是書坊老板的兒子,小書坊裏的人都是親戚,他直接能做主。
紀元並未著急就職,仔細詢問了價格後,準備去其他地方再看看。
那t老板兒子連忙道:“別啊,價格都好商量,你抄一本書,給你五兩,如何?”
多少?
五兩?
“當然是有要求的,不僅字要端正,大小還有一樣,否則我們不收。”老板兒子又吩咐道,“字要是不好,我們書也賣得差,你明白的。”
“放心,抄書的紙張,筆墨我們都提供。”
說著,就要把紀元往作坊裏面拉,還要給他簽訂契約。
“五兩不夠的話,七兩也行。”
紀元見此哪能應允,找了理由趕緊脫身。
還好他跑得快,否則對方肯定要繼續誆騙。
這東市第一街的後街,也就簡稱東後街一共十四家印書作坊,他肯定會問個遍的。
不問個市場價,紀元也不會輕易簽契約。
還好這些作坊距離並不算遠,很快走了大半,紀元大概知道價格。
抄書也要看抄的是什麽書。
如果是一時流行的話本,價格就會便宜些,同樣的質量要求也不會太高,但這種量大管飽。
抄的經典著作,價格能到幾十兩,甚至上百兩,但要求極為嚴苛。
字的大小規整,全部都有要求,一筆一畫都要準確無誤,紀元都很難達到要求,同樣這樣的活也少,一般不會找新人。
最中間的,便是最常出現的時文了,童試錄這種也算時文的一種。
就是最近一段時間裏,書生們做得比較好的文章,又或者某某大家寫了什麽詩詞教程,文章教程。
這些書的印刷量不小,流行的時間也適中。
價格都在五到十五兩,具體也看書的長短跟字數。
看來第一家的五兩,七兩,也有蒙騙的成分,但不算多。
了解到最後,只剩下最後五六家,其中四大書坊也在其中。
他們不僅印書的量最大,承接不少官方的任務,算是吃了口官家的飯。
估計他們的價格會高一些?
紀元這次進門,就用上杜夫子給的紙條了。
原本聽說他要來賺潤筆錢,四家只讓他等消息,當場寫字也不肯的。
拿出杜夫子給的紙張之後,個個換了面容。
府學書科杜夫子,出了名的字好,各家求都求不來。
他推薦的學生,肯定沒錯。
果然,紀元寫了之後,各家都給了價碼。
比小作坊多了三兩左右的銀子,同樣抄經典書籍的機會也多了些。
但有一條,抄了某家書坊的書之後,不許再給其他書坊做事,同樣的,書坊會提前給一筆競業費,作為補償。
第一家那麽著急拉他簽契約,原來是這麽回事。
至於杜夫子?
杜夫子書法好,名氣大,又是舉人,自然不在限制範圍內。
所以紀元要挑一家定下。
紀元心裏有數,從岳家書坊離開時候,心裏想著事,沒看到隨同父親一起過來的岳昌。
等紀元離開,岳昌立刻問了怎麽回事。
書坊做事的人道:“是府學的一個小書生,杜夫子推薦他來做潤筆先生。”
“東家您看,這小書生的字可真好。”
最後這句話自然對岳昌的父親道。
不過他卻並未喊岳昌少東家,自然因為岳昌上面還有已經成年的大哥。
岳老爺看了看紀元的字,明顯被驚艷道:“不愧是杜夫子推薦的人,契約簽了嗎。”
聽到說沒有,岳老爺道:“盡快簽了,如此好的字,不能落到其他書坊手中。”
都說周岳林王,但大家都是競爭關系,他也算排名第二,再努努力說不定就第一了。
岳昌臉色難看,開口道:“他就是紀元。”
紀元?
岳老爺知道是誰。
小三元紀元,十一歲的小三元,他怎麽會知道。
私下裏他還說過,這紀元要是他兒子就好了,認個幹親也行啊。
當然了,最近不能認,岳昌就夠惹眼了。
再認一個十一歲的神童幹親,徐大人肯定不高興。
看著父親的臉色,岳昌更是嫉妒。
連他爹都更喜歡紀元,紀元像是生來就為了擋他的路。
這算個小插曲,誰也沒在意。
紀元此刻正去了最後一家小書坊。
這家小書坊更是熱情,還拉著他道:“我們書坊價格給到十五,你一定要來。”
十五?
這也太高了。
太低有問題,太高也會有問題。
見紀元不被打動,對方還道:“真的不騙你,白紙黑字寫契約,不會有問題的。”
紀元卻道:“我看這潤筆的價格,跟印出來的本數也有關,印得越多,價格越高,你們為什麽覺得這書一定能大賣?”
潤筆價格高,就要平攤到印書的成本裏面去。
印得越多,每本書的成本就越低,賺的也越多,這是很簡單的算術題。
而每本書印出來之前,大家都會有個評估。
那這家小作坊,為何會覺得這書一定會大賣?
紀元見對方不答,便要離開,對方看看紀元的字,又想到那本書,咬牙低聲道:“因為我們的書好啊。”
好?
何種好?
“我們印的那本書,收錄了今年童試極好的文章,上面還有小三元的文章呢,賣的能不好嗎?”
“不僅本地售賣,還會運到外面,這種書是科舉必看書,銷量極大,所以給潤筆先生的費用也好。”
這家書坊也是著急,好不容易得了好文章,但想要好字卻是很難。
平日合作的潤筆先生,那字有些不夠格,眼前小書生這手漂亮的館閣體,卻是極好的。
紀元聽到小三元的名字,面色驚愕,開口道:“你們接了府學的印書單子?竟然要印童試錄。”
這小書坊抹抹臉:“自然不是,給官府印書,都是四大書坊的活,我們哪能拿到手。”
“你們怎麽印的?文章怎麽得的?”紀元又道,“就算你們得了全部文章,那童試錄登了文章,你們再登,豈不是重覆了,人家也不會買你的啊。”
同樣的內容,基本都會買大作坊的,一般來說價格差不多,質量卻更好些。
就拿合作的潤筆先生,大書坊的書法都要好些。
這小書房沒想到眼前書生這般了解,只得說了些實話:“我們收錄的,自然是童試錄上沒有的文章,反正你放心吧,這書絕對好賣。”
紀元思索片刻,終於明白過來。
好啊。
他碰到非法書商了!
情況是這樣的。
首先,童試的所有文章,都在府學手中。
府學會在童試結束後,挑選學生們的好文章收錄其中。
也就是之前說的,府學先收錄。
府學沒收錄進去的文章,各大書坊會來求取,同時給夠稿費。
比如說,他童試一共做了二十篇文章,收錄到《童試錄》裏三到八篇。
剩下的文章便旁落。
書坊可以找到他獲得請求,給到稿費,隨後出版印刷。
但眼前的小作坊,並未征得童試裏任何人的同意,就選了旁落的文章印出。
看他說得信誓旦旦,他們印出的書,絕對不會跟《童試錄》重覆。
這怎麽可能?
那麽多篇,怎麽精準避開《童試錄》裏選的文章?
除非有人私下串通了。
而串通此事的,極有可能是獲得《童試錄》編纂機會的書坊。
紀元也直接問了:“消息竟然這樣靈通,就是不知《童試錄》是哪家的手筆,難道已經做出來了?”
“今年府學給了岳家,五六月就做出了樣本,最近就要賣出呢!趁著各地來的學子多,都能帶回去!”
“所以我們這本《童試錄補遺》也著急啊。”
《童試錄補遺》,這倒真是補遺了。
這岳家得了《童試錄》的印刷權,自然知道哪些文章沒有收錄進去。
私下賣消息給小作坊,直接印刷,又能大賺一筆。
紀元深吸口氣,又道:“那這補遺的文章,可經過考生們的同意?”
小作坊的人已經有些不耐煩了。
怎麽這麽多問題。
要不是看他字好,早就把他趕走,這人耐性子道:“當然同意了,潤筆費都給了不少呢!”
“小三元的也給了?”
“自然給了!”
紀元冷笑:“我怎麽不知?”
你不知?
你不知道什麽?
紀元這才拿出杜夫子給的紙條。
只有大作坊需要舉薦,小作坊不太會問,故而方才一直沒取出來。
這紙條上寫的便是:“本夫子學生紀元,書法一流,好字行雲流水,特此薦於書坊,可做潤筆先生。”
落款是府學書科杜樂天。
杜夫子t!
紀元?!
小三元紀元。
這名字,東市第一街誰不知道?
小作坊宋家人腿一軟。
他,他剛才都說了什麽?!
還說經過小三元的同意,可以印出他的文章?
紀元也不多說,直言道:“但凡市面上有流通我的文章,除了府學印出之外,我都會追究。”
“你猜,官府會護著小三元,還是護著你們?”
這還用說。
若他們周岳林王四家,那官府還會網開一面。
但只是個小作坊而已,自然會維護讀書人的體面,狠狠罰他們一筆。
畢竟竊取文章這種事,書生們都不願意,府衙的人也都是讀書人考上來,肯定向著紀元。
等紀元離開,這書坊的人癱軟在地,想到給岳家送的千兩銀子,這下算打水漂了。
岳家還說,本地少買一些,全都賣到外地,那建孟府的人也不知道。
等真正知道了,書也就完了,更不知道更加印的,不會有絲毫風險。
事情一般也確實如此。
可這還沒辦呢,就被正主發現。
肯定完全沒了機會。
只要市面上有一本,紀元就能告到官府去。
“完了,全完了。”
“讓人別印了,否則肯定吃官司。”
紀元走出小書坊,看了看方才進過的岳家書坊,深吸口氣。
本就因為岳昌的緣故,他並不想去這家,看著姓氏就知道其中肯定有關系。
現在更加不喜了。
想來那本所謂的《童試錄補遺》,所有文章都沒經過允許。
自己的,第二名白和尚,第三名蔡豐嵐,等等都沒同意過此事。
等到《童試錄》賣出之後,肯定會有正規的書商求取文章,老老實實按照流程給稿費,再賣出。
但到那會,所謂的《童試錄補遺》肯定早就上市了。
到時候,老實印書的書商倒黴,收到稿費的書生說不定也會被牽連。
總之是個多輸的局面。
也有贏家。
岳家。
紀元從這家路過,直接把他們劃進黑名單。
絲毫不理會他們家管事再三請求。
剩下的書房,那就是周家,林家,王家了。
具體還要再看看情況。
從後街出來,紀元又去前街逛了一圈。
果然,岳家書坊已經擺出,《化遠三十四年建孟府童試錄》即將到貨的牌子。
獨此一家,其他家都沒有。
紀元看得討厭,直接離開。
他要去的是賣叆叇的幾家店鋪,多番比較後,算好叆叇的價格。
差不多三十兩,能買一副合適的眼鏡。
他身上二十五兩,還是不夠的。
但若能簽一家書坊,先得了潤筆先生的競業費,那就能湊夠銀錢,趕在同鄉回去之前帶到正榮縣。
等他稍微打聽一下各家的情況後,就趕緊簽契約吧。
一下午的時候,紀元摸清這裏的情況,趕著回了棲巖寺。
第二日再跟李勳商量過後,選定了周家簽契約,做這家的潤筆先生。
周家給的價格合適,又是各大書坊裏排名第一的。
他家管事寬厚,很是不錯。
說起來,當初各家書房送紙,也是他家夥計送給他的最多。
沒想到兜兜轉轉,自己在這書坊做事了。
等契約瑣事都做完,已經是八月十四,距離放榜只剩六日時間。
紀元拿到八兩的競業費後,又千挑萬選,買了合適的叆叇。
到時候趙夫子看書就不那麽費眼睛了。
紀元還同相熟的秀才張洵說了此事,張洵驚愕道:“叆叇?這東西極貴,你真的買給蒙師了?”
如今學生看書多,近視的也多,若有人送個叆叇給他們,那跟救命恩人又有什麽區別。
紀元道:“當年我沒錢讀書,沒錢做衣裳,都是蒙師照顧的,如今既有餘力,定然要做些事的。”
張洵聽得感動,答應道:“好,等我回程的時候幫你帶上。”
“最近還是放你那吧,棲巖寺清靜,我那人多手雜的,不太安全。”
東西太貴重,能答應送回,也是張洵多擔了風險,紀元萬分感激。
張洵開玩笑道:“我還能不信你,蒙師對你好,你便能送如此貴重的禮物,回頭我若有事,你肯定會幫的。”
“只要不違背公秩良俗,不違背天齊律,我肯定幫。”紀元直接笑道。
張洵搖頭:“好啊,咱們就來個君子之約。”
口中說著君子之約的張洵,在八月二十放榜當天,表情驚愕的一點也不像個君子。
“第三十六名。”
“我考上了。”
“我是今年建孟府鄉試第三十六名!”
張洵臉上似哭似笑。
他真的考上舉人了!
他是今年五十九名舉人之一!
二千七百多秀才啊。
他真的考上了。
眾人的祝賀聲不絕於耳。
同鄉裏還有一位正榮縣縣學夫子也考上了。
正榮縣,出了兩個舉人!
如此的成績,真是讓人不敢相信。
連帶著,但凡正榮縣籍貫的學子,都被人艷羨不已。
李勳看著榜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,表情說不上的難過。
雖然早就有預感,但沒看到名字,依舊讓人想哭。
李勳安慰著自己:“沒事,沒事的,我還有出路,教諭說讓我回去考夫子的。”
說著,李勳痛哭出聲,堂弟李錦一旁安慰,自己也忍不住哭了。
紀元嘆口氣。
這大概就是鄉試吧。
很殘酷,很現實。
正想著,府學有人跑過來,看了看紀元,開口道:“紀元,今年的鄉試宴,你也要參加。”
“徐大人親自點名,不要遲到。”
什麽?
鄉試宴?
他參加?
他甚至都沒參加鄉試啊。
還是一向厭惡神童的徐大人親自讓他去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